当前位置: 首页 |科学研究 |学术交流 |正文

学术交流

学术报告:基于微流控技术的高性能纳米纤维膜设计与应用

发布日期:2025年05月11日    作者:马广兴    编辑:赵哲    审核:王勤英    点击:[]

报告题目:基于微流控技术的高性能纳米纤维膜设计与应用

报 告 人:陈骁 教授 硕士生导师

报告时间2025512日(星期一)14:30-15:30

报告地点:明德楼B306

报告人简介
陈骁,男,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后引才专项(HW)、湖北省高层次人才(青年项目)。2019年于澳大利亚迪肯大学前沿材料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随后从事科研助理工作;2022年至2023年于波兰托伦哥白尼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23年起任职于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期致力于高性能聚合物基膜材料的设计、结构调控、理化性质优化及其在膜分离、柔性电子等领域的应用研究。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Materials Horizons》《Small》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8篇,主持湖北隆中实验室开放基金1项。研究成果在纳米纤维膜制备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开发了基于微流控层流技术的纳米纤维膜连续制备方法,显著提升了薄膜的力学性能与功能化设计能力。

报告内容摘要
聚焦纳米纤维膜材料的微观结构设计与性能优化难题,本报告将系统介绍基于微流控技术的高性能纳米纤维膜制备方法。通过精准调控微流控通道内的层流动力学行为,实现了芳纶纳米纤维(ANF)、再生纳米纤维素等材料的厚度可控成膜(140±25 nm)与高取向组装(氧化石墨烯取向度达0.93)。实验表明,微流控法制备的ANF薄膜拉伸强度达667±40 MPa,较传统刮涂技术提升显著,并可通过聚氧化乙烯(PEO)制孔剂实现孔径精准调控。此外,该技术成功应用于盐差发电、柔性电子器件等领域,展现了优异的界面相互作用与功能扩展潜力。本工作为纳米纤维膜的工业化制备及多场景应用提供了创新性解决方案。

主办单位:

新能源与材料学院/光伏新能源现代产业学院

皇家永利纳米技术协会

皇家永利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开发及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皇家永利页岩气高效开采先进材料制备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能量转换与储存先进材料皇家永利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氢能绿色制取与高效利用川渝重点实验室

成都市科技青年联合会材料能源专委会

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

下一条:学术报告:中子散射技术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关闭

版权所有 西南石油大学新能源与材料学院 学院地址:皇家永利成都市新都区新都大道8号 联系电话:028-83037406 邮编:61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