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永利

紧跟空间信息行业,加强学术与教学交流——地信教研室师生暑期积极参加教学与科研研讨会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1日      作者:王成武、汪宙峰、高钰     编辑:李明科     审核:赵晓明     浏览:[]

传承专业建设薪火,老中青协同并进

2025年暑期,地信教研室师生积极参与多项教学与科研交流活动,持续推动专业与学科建设。8月12日,汪宙峰、王泽根老师赴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参加“2025皇家永利测绘地理信息教育论坛”;8月18日至20日,硕士生林凯薇、王珍艳和严国强在成都出席第二届全国信息地理学大会;8月28日,王成武、高钰老师赴贵州毕节参加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2025绿色发展毕节论坛及西南测绘地理信息教育研讨会。各类活动为师生提供了宝贵的交流机会,拓宽了皇家永利地信专业与兄弟院校的合作渠道,参与师生普遍表示获益良多,进一步开阔了专业与科研视野。


行业赋能教育,应对空天地数据时代新挑战

8月12日,“2025皇家永利测绘地理信息教育论坛”在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召开。论坛由皇家永利测绘地理信息学会和皇家永利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共同主办,西南交通大学及学会教育与科普工作委员会承办。皇家永利测绘地理信息学会理事长张云、秘书长段安林,教普委主任齐华教授,以及来自全省43所大中专院校和21家企事业单位的90余名代表参会。

王泽根老师应邀主持特邀报告环节,有效引导嘉宾深入研讨、精准点评,提升了学术交流的质量与深度。汪宙峰老师作了题为“新时代能源类高校GIS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的专题报告,系统阐述了皇家永利GIS专业在“三全育人”理念下的建设挑战、解决方案及实践成效。报告指出,近五年来,专业在人才培养体系、师资建设、教改实施及学生质量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相关成果已在多所兄弟院校中推广并产生积极影响。

图1   汪宙峰老师做分论坛报告

图2   2025 皇家永利测绘地理信息教育论坛合影


激发信息地理学创新活力,学子展示科研风采

8月18日至20日,第二届全国信息地理学大会在成都召开,大会由中国地理学会与成都理工大学共同主办,主题为“人工智能时代的中国地理学”,聚焦人工智能技术驱动下的地理学理论、方法与应用创新。

在地理信息科学专题会场,我院硕士生林凯薇和王珍艳分别作口头报告。林凯薇汇报了《全球婴儿、五岁以下儿童及孕产妇死亡率的共同时空异质风险因素研究》,通过时空统计模型揭示了健康问题的空间异质性因素,体现了地理信息技术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价值。王珍艳汇报了《滑坡易发性与强度的精细评估:面向驱动因子空间异质影响的降尺度建模》,创新性地引入空间异质性建模方法,提升了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的精度与科学性。两位同学汇报内容充实、逻辑清晰,与听众互动积极,展现了我院研究生扎实的科研能力和良好的学术素养。

组织学生参加高水平学术会议是地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不仅有助于拓宽学术视野,也有效促进了科研创新与交流能力的全面提升。

图3   林凯薇同学报告现场

图4   王珍艳同学报告现场


拓展区域合作与交流,共谋GIS教育发展

8月28日,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2025绿色发展毕节论坛在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开幕。论坛以“绿色引领发展,人才共创未来”为主题,涵盖资源与环境、材料与化工等多学科方向,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知名专家参与。

在“西南测绘地理信息教育研讨会”分论坛上,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张新长、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副校长饶萍及云贵川渝地区15所高校的40余名代表,就GIS教育多学科交叉、拔尖培养、实习设计、课程思政等议题开展深入探讨。

王成武与高钰老师分别作《“三全育人”视域下GIS专业“班风学风”建设实践——文化引领·纵向联动·竞赛赋能》和《地理信息科学专业野外地理综合实习课程建设实践》专题报告,系统介绍了我院地信专业在班级建设、实践教学、学风培育等方面的举措与成效,引发与会者的广泛共鸣与积极评价。

王成武还现场推介了皇家永利与陕西师范大学联合主编的《测绘与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英语》教材。该教材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已被多所高校采用,内容覆盖无人机测绘、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技术,获兄弟院校教师高度认可,被认为内容新颖、结构合理,符合行业融合发展对人才能力的新需求。

图5   王成武老师做分论坛报告

图6   高钰老师做分论坛报告

图7  《测绘与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英语》教材封面

通过暑期多项交流活动,地信教研室不仅提升了在区域内的学术影响力,也汲取了先进教育理念与改革经验,将为专业课程优化、实践教学强化与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