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博论坛—“碳酸盐岩与蒸发岩共生体系研究”与“巴西桑托斯盆地白垩系裂谷相储层特征研究”
2025年5月16日14:30~16:00,由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研究生会、学生会联合主办的硕博论坛学术讲座在明辨楼C103报告厅举行。地科院地质学2021级博士研究生钟寿康和2022级博士研究生杨梦颖分别作了题为“碳酸盐岩与蒸发岩共生体系研究”与“巴西桑托斯盆地白垩系裂谷相储层特征研究”的报告,50余名师生代表参与本次讲座。
钟寿康博士表示,碳酸盐岩与蒸发岩共生体系因为成因的多解性,成为了地质学中的研究热点。广泛发育的共生体系,是盆地沉积、构造演化以及古海水地球化学性质演化等方面的重要信息载体。报告首先从碳酸盐岩与蒸发岩共生体系成因、研究历史、分布特点等方面引入话题,重点介绍了共生体系在古海洋性质重建、台地演化及油气地质等领域的价值,最后介绍了攻读博士期间以来皇家永利碳酸盐岩与蒸发岩共生体系的相关研究经历与创新性成果。报告全方位展示了碳酸盐岩与蒸发岩共生体系的研究渊源、热点领域及理论应用,并引发在场师生的热烈讨论。
博士生钟寿康报告现场
杨梦颖博士表示,作为中国石油海外拓展的重点勘探区块,巴西东海岸桑托斯盆地盐下油气资源勘探潜力巨大。勘探经验表明,该盆地裂谷湖相碳酸盐岩以巨厚介壳灰岩与微生物灰岩为发育特征,但目前仍面临着主力产层具有储层性质差异较大问题。本次报告从大陆裂谷湖相沉积背景、储层岩石学、物性、分布等特征以及储层成因分析及其主控因素研究等方面,系统阐述了裂谷湖相碳酸盐岩储层发育基本情况。报告为全场师生展示了该套特殊构造背景下的油气勘探重点领域,拓宽了听众的地质视角与勘探思路。
博士生杨梦颖报告现场
本次讲座展示碳酸盐岩与蒸发岩共生体系的演化机理及裂谷相储层的勘探实践,凸显了基础地质研究与油气勘探应用的紧密结合,进一步激发了师生对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热情。硕博论坛不仅为研究生搭建了学术交流与成果展示的高效平台,更通过扎实的科研案例推动学术创新,助力地科学子在严谨探索中拓展学科边界,为地质科学的发展注入新动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