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永利

红旅化雨润心田,地学瑰宝展新颜 —— 西南石油大学校园开放日搭起社会实践平台,聚师生访客共赴岩石之约,同探自然奥秘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11日      作者:王金媛、米珂     编辑:地科院研宣部     审核:文雪     浏览:[]

7月10日,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矿物岩石展厅迎来大湾中学和馨蓓贝幼儿园师生团,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校园开放日活动。展厅内人流如织,学院专业讲解员以矿物岩石为媒,将深奥的地球科学知识、珍贵的红色校友情怀与生动的社会实践精神熔铸于一体,为参观者铺展了一幅兼具科学底蕴与精神厚度的地质画卷。

展厅内一块看似寻常的黑褐色玄武岩,承载着非凡的重量——它正是由学院60级杰出校友冯培光先生从我国首次南极科考征程中带回的“南极之石”。讲解员深情讲述其背后故事:冯老将这份象征探索精神与家国情怀的厚礼赠予母校,其“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的殷切期望,如星火点燃在场学子的赤子之心。这块来自地球尽头的岩石,不仅是地质历史的见证,更成为激励青年投身国家建设、传承红色基因的无声教材。

开放日巧妙将科普探索与实践活动结合,从形似青灰菊花的“菊花石”到奥陶纪海洋霸主“中华震旦角石”;从流光溢彩的“彩虹使者”碧玺到能改写文字的矿物颜料“雌黄”——近200件珍贵标本在讲解中化作地球亿万年演化的生动注脚。自然艺术开启哲思,玛瑙紫晶洞宛如大地孕育的宝石宫殿,沙漠玫瑰石在情人节传递着比鲜花更恒久的浪漫,硅化木以“松木千年化碧石”的沧桑诉说着地质时间的伟力。

展厅尽头,巨型海百合化石如永不凋谢的百合盛开于岩壁。这种历经数亿年沧桑的“活化石”,以其静默的优雅,隐喻着科学探索精神的生生不息与地质报国情怀的永恒传承。正如其滤食浮游生物、滋养自身一般,本次活动以丰富的科学养分与深厚的红色底蕴,滋养了每一位参与者的心灵。

本次校园开放日暨科普实践活动,成功打通了地球科学、红色基因与社会实践之间的脉络。学院以矿物岩石展厅为窗口,不仅展示了地球的奥秘与资源的价值,更让冯培光校友等前辈的爱国奉献精神,如璀璨矿物般在新时代青年心中折射出信仰的光芒,为培养知行合一、胸怀家国的地学新人奠定了坚实根基。

讲解现场(一)

讲解现场(二)

活动合照(一)

活动合照(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