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永利

地校协同育新人 科技报国显担当——西南石油大学团队克拉玛依就业创业社会实践结硕果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1日      作者:阮靖茹,苟珩峰,朱媛媛,李湘     编辑:团宣部     审核:文雪     浏览:[]

这个夏天,一支来自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博士生实践团,在新疆克拉玛依这片石油热土上,完成了一场深刻的就业创业实践。他们在产学研融合中明确了职业方向,以实际行动服务边疆,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科技赋能,实践锤炼真本领

实践的核心是直面真问题、真场景。在克拉玛依东北部50平方公里的重点靶区,队员们将课堂所学应用于油田勘探一线。他们运用三维地质建模技术,首次精细还原了该区域的构造演化史;系统采集岩芯样本200组,建立起珍贵的数字岩芯库,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数据基石;完成了15条地震剖面的精细解释与断裂体系制图,最终编制出1:50000高精度地质图件及勘探潜力报告。这项成果不仅是扎实的科研训练,更是直接服务于油田生产的“金点子”,为同学们未来投身能源行业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图1:实践团队在克拉玛依野外进行路线勘探。摄于2025年6月17日,新疆

图2:实践团队在呼图壁岩心库观察取得的岩心样品。摄于2025年6月23日,新疆

图3:实践团队在且末-若羌地区进行标准剖面实测。摄于2025年6月20日,新疆

本次实践的突出亮点是构建了高效的校企协同创新机制。团队与新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共建了“青年工程师工作站”,这一平台成为连接学业与就业的关键桥梁。双方围绕生产中的“卡脖子”难题,联合开展了古地磁定向、微裂缝检测等5项前沿技术攻关。同时,一个容量达3TB的常态化数据共享平台得以建立,实现了地质资料的云端实时交互与协同研究。这种“项目共研、人才共育”的模式,不仅攻克了技术瓶颈,更让同学们在实战中获得了企业的青睐,多条通往油田的“绿色就业通道”由此打通。

在钻研技术的同时,实践团不忘将科学知识撒播到更广阔的天地。他们深入牧区,开展“能源科普进牧区”活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石油的故事;精心制作了维汉双语版的油气勘探科普手册,方便当地群众阅读;协助乡村建立地质科普角,激发青少年对地球科学的兴趣。这些社会服务活动,锤炼了队员们沟通协作的能力,更让他们深刻理解了作为科技工作者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初心使命。

图4:实践团队合照。摄于2025年6月27日,四川

此次克拉玛依之行,是一次成功的就业创业实践课。同学们用脚步丈量祖国河山,用科技赋能能源勘探,在火热的生产一线找到了个人成长与祖国需要的最佳结合点,书写了绚丽的青春篇章。

图/阮靖茹,苟珩峰,朱媛媛 文/李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