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永利

四川西南石油大学研究生前往北川开展社会实践:废墟与新生的对话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1日      作者:唐川江 唐昊桢     编辑:团宣部     审核:文雪     浏览:[]

2025年8月22日清晨,四川成都西南石油大学六名研究生及两名本科生组成的椰汁向日葵暑期社会实践队,赴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开展暑期社会实践。遗址大门前,队长鲁力率全队肃立默哀,并向纪念碑敬献鲜花。随后团队沿中轴线考察倾斜楼体、裂缝街道,通过网上资料数据表明,老县城90%建筑瞬时垮塌,成为永远定格的“5·12”纪念碑。

10时许,团队转场20公里外的新北川永昌镇。车行羌城大道,白墙黛瓦的羌寨新居沿河谷铺展,抗震八级的钢构民居鳞次栉比;道路两旁,太阳能路灯与5G微基站同步矗立。在永昌镇规划馆,讲解员介绍:2010年9月开工,2013年5月整体交付,3.3万名受灾群众提前一年搬进新居;县医院、七一职业中学、羌族文化中心均按9度设防,最高建筑不超45米,预留6条生命通道;城区绿化率42%,人均公园面积12平方米,实现“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数字背后,是“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中国速度。

午后,研究生们与新县城青年创业者座谈。羌绣非遗传承人杨蕾展示“互联网+非遗”直播带货,两小时销售额突破3万元;返乡大学生王强分享利用页岩气技术建成分布式能源站,为社区提供稳定清洁电力。同学们深刻感受到科技、文化与韧性城市建设的深度融合。

队长鲁力总结道:“老县城的废墟提醒我们灾难之重,新县城的崛起昭示复兴之力。作为能源学子,我们将把‘坚韧与创造’的北川精神带回实验室,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活动结束时,团队成员合影留念,镜头里,背后的国旗与羌红交相辉映,照亮一张张青春而坚定的面孔。

图1:北川地震遗址

图2:志愿者合照

图3:地震纪念碑

(图/唐川江 文/唐昊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