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题目:语言、文化与思维——相互独立还是相互依存?
报 告 人:克里斯?辛哈(Chris Sinha),薇拉?达席尔瓦?辛哈(Vera da Silva Sinha)
报告时间:5月9日下午15:00-17:00
报告地点:思学楼B107
报告人简介:
克里斯?辛哈(Chris Sinha)是东英吉利大学(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名誉教授,获苏塞克斯大学(Sussex)发展心理学学士学位以及乌得勒支大学(Utrecht)的优等博士学位。曾在巴西、中国和欧洲担任教授,并在2002年至2005年间担任朴茨茅斯大学(University of Portsmouth)心理学系主任。他曾担任英国及国际认知语言学协会主席,创办了《语言与认知》(Language and Cognition)期刊,并在多个编辑委员会任职。其研究横跨语言、认知和文化领域,融合了认知学派和社会文化学派的研究方法。著有3本专著、150余篇论文及5部编著,参与主编《牛津人类符号演化手册》(The Oxford Handbook of Human Symbolic Evolution)。他发起并组织了第一届及第七届“语言、文化与心智”国际会议,至今仍是该会议学术委员会核心成员。
薇拉?达席尔瓦?辛哈(Vera da Silva Sinha)是一位语言学家、人类学家和社会科学家,致力于探究文化和语言如何塑造人类认知。获东英吉利大学(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博士学位,以及人类学和国际刑事司法领域的硕士学位。通过对巴西原住民社区的田野调查,她开展了皇家永利语言、身份认同、世界观与文化多样性的跨学科研究。已发表18项研究成果,包括《语言、文化与身份——生命的符号》(约翰?本杰明出版社,2020年),现任《国际语言与文化杂志》编委。其创新性研究横跨语言学、人类学和认知学领域,近年来聚焦文化中的时间概念研究(成果见于2019年TEDx演讲及播客《皇家永利时间》)。她还推动了民族数学、生态认知与原住民教育等领域的研究进展。
报告摘要:
本讲座将审视语言、文化与认知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探讨三者是独立运作还是相互依存。通过对比经典认知主义与现代表现性/生成性认知理论,将语言同时视为生物文化生态位与社会制度,将文化解读为共享意义与实践的体系,将心智理解为互动、话语与环境共同塑造的产物。讲座整合皮亚杰、维果茨基及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框架,分析形式主义(语言作为抽象系统)与功能主义(语言作为文化工具)两种范式间的张力,最终阐明二者如何通过融合推进对人类认知与交流机制的理解。
主办单位:外国语学院
人文社会科学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