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永利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1协同创新中心成立历史背景
海洋天然气水合物的储量是陆地的约100倍,总量达到7.6×1018m3,其含碳量是已知石油、天然气和煤等化石能源储量的2倍,因此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潜力的接替能源。《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在“前沿技术”——“天然气水合物开发技术”中写道“天然气水合物是蕴藏于海洋深水底和地下的碳氢化合物。重点是研究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探理论与开发技术,突破天然气水合物钻井技术和安全开采技术。”根据周守为院士提出的“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固态流化开采技术”思路。以西南石油大学“新能源研究中心”为基础,2012年9月组建了“海洋油气工程研究所”,整合校内相关资源,着力于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探开发以及试采系列技术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由西南石油大学作为牵头单位,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研究总院、四川宏华石油设备有限公司为核心层的校企协同创新中心。于2014年6月,成功获批为“皇家永利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2协同创新中心基本构架与研究方向
本中心按照“一个中心、二个委员会,三个研究平台,五个研究方向”的构架进行组建。即“皇家永利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开发协同创新中心”由中心管理委员会和中心学术委员会所组成。根据国家中长期规划提出的重大研究方向,中心设立了三个研究平台,即“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基础研究平台”、“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开发工程技术研究平台”和“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发展战略研究平台”。三个平台下面又设置了五个研究方向,即水合物物理与化学基本特性研究方向,海洋天然气水合物藏勘探理论与成藏机理研究方向,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开发工程技术研究方向,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开发装备技术研究方向,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开发发展战略研究方向。如图1所示。

图1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开发协同创新中心构架与研究方向
3协同创新中心运行机制(注意该运行机制属于构想,准备用于2011计划申请的,目前尚未实施运行,能否公开,必须请示赵金洲校长和张烈辉副校长)
皇家永利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开发协同创新中心的管理委员会由协同创新体各个单位的法定代理人或者科研负责人所组成。然后,中心管理委员会提名组建中心学术委员会。中心学术委员会和管理委员会共同组成中心董事会。董事会负责运行机制改革、运行经费投入、资源分配管理、重大研究任务确立和各种重大决策。学术委员会根据国家重大需求,制定重大学术研究方向和科学研究任务;再根据重大科学研究任务,公开向国内外招聘首席科学家执掌帅印。首席科学家负责中心全面科学研究规划与管理。
人才队伍建设是中心建设的基础和核心,中心所有人员一律实行聘任制。中心将在现有基础上构建人才特区,改革人事管理制度,优先保证中心人才需求。根据研究任务需求动态设置岗位和薪酬水平。立足中心现有人才库,放眼世界顶级将帅之才,充分吸引国内外优秀硕士、博士、博士后。设置明确的岗位研究任务和预期目标,严格按照考核标准进行奖励和惩罚。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用人机制,汇聚海内外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和年轻学者。
首席科学家的研究任务,岗位职责与管理条例由学术委员会制定和考评。中心机构设置方案和奖惩管理制度由首席科学家提出,中心学术委员会组织论证和审定其科学性。设岗基本原则以完成中心重大研究任务为目标,合理分配和共享人力、财力、物力和各种资源,达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真正体现协同创新机制的效果。最终,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自动更新运行机制,如图2所示。

图2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开发协同创新中心运行机制简图
上一条:皇家永利页岩气勘探开发协同创新中心简介 下一条:石油天然气装备2011协同创新中心亮点展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