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员考研上岸!新材院两个学生寝室“研”途绽放
在嘉陵江畔的晨曦中,校园里正悄然孕育着不凡。这里不是魔法学院,却见证了十个年轻人用知识编织奇迹的故事——两个寝室,十颗紧扣的心,在考研的战场上全数凯旋,被国家“双一流”高校录取。这不是童话,而是在南充校区的新能源与材料学院2栋114室与A栋509室共同谱写的青春史诗。
两个寝室的同学合影
携手共进:从晨曦到深夜的并肩作战
2021年金秋,杨静拖着行李箱走进2栋114室时,未曾想过这方寸之地会成为梦想孵化器,直到学院那场特殊的入学教育,彻底点燃了她们心中的火种。
“保研深造的学长说,他在实验室熬过的夜,都化作了录取通知书上的金粉。”杨静至今记得台下热烈的掌声。当晚,4个女孩围坐在天鹅湖畔,月光在湖面碎成银鳞。“要不……我们试试?”罗霞的话像投入湖心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
冬天赖床是考研人的天敌,但2栋114室有秘密武器。当杨静的闹钟响起,被窝里的温暖再也留不住追梦人。在清晨7点的图书馆门前,4名女生早已结伴而立,而冬日寒风中一句“天鹅湖边等你”的约定,成为她们彼此督促的“晨钟”。
2栋114寝室张青芮在图书馆学习场景
在深夜10点的自习室内,A栋509寝室的6名男生仍在伏案疾书,面包与咖啡是他们的“能量补给”,错题本与思维导图是他们的“攻坚武器”。他们的“第二战场”总在熄灯后点燃。徐柱趴在床上刷肖秀荣八套卷,胡昊用台灯照着背《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最疯狂的是“专业课题库挑战赛”——每人出一道难题,答错者做20个俯卧撑。“那天我连续答错三道,做了60个俯卧撑,第二天胳膊都抬不起来。”郑海林笑着展示手臂上的肌肉。
A栋509寝室胡昊在寝室复习场景
“如果你和导师意见冲突怎么办?”张菁芮突然发问,室友们七嘴八舌:“我会先倾听,再有理有据地沟通!”“错!应该说‘老师,您的观点让我对这个问题有了新认识……’”这种即兴辩论,让她们在复试现场游刃有余。
“我们不是孤军奋战。”选择留校深造的徐柱回忆,在专业选择上,他们既相互支持又各具方向:罗霞、张菁芮瞄准材料工程领域,杨静深耕新能源材料,徐柱则聚焦化学工艺。备考期间,寝室成员自发形成“互助小组”:有人擅长数学,便主动担任“解题讲师”;有人精通英语,就带着大家模拟面试。他们将专业课程拆解为“知识树”,在天鹅湖畔互考知识点,甚至自制“面试题库”,从仪态到语速反复演练。当一名同学因模考失利情绪低落时,室友们轮流陪伴至深夜,用集体夜跑释放压力,用共享笔记重拾信心。
A栋509寝室男生合影
当录取通知书如雪片飞来,两个寝室没有狂欢,而是相约回到天鹅湖畔。他们带来各自的通知书,在湖边拼成一颗“心”形,按下快门时,杨静突然说:“你们听,花开的声音。”
是的,那些并肩作战的日夜,那些相互扶持的瞬间,都化作了生命中最美的花朵。如今,他们即将奔赴四川大学、西南交大等学府,但南充校区的天鹅湖畔,永远镌刻着十个年轻人用汗水与梦想浇灌的传奇。
正如杨静同学所言:“在南充校区,我们学到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如何面对挑战、如何与同伴并肩。这种能力,比录取通知书更珍贵。”
2栋114寝室女生合影
学院护航:从启蒙到冲刺的坚实后盾
在考研这场激烈的竞争中,学院为学生们提供了全方位、全周期的支持。从大一入学开始,就精心设计了一套“全周期培养”体系。
大一阶段,通过学前教育、“学长学姐说考研”分享会、专业认知讲座,在学生心中播下“学术种子”;大二时,学院为每位学生定制“成长档案”,通过学情分析,采取个性化辅导措施,针对性补齐短板。校区和学院每学年联合举办考研指导讲座4场,拓宽学生的考研视野。
保研四川大学深造的杨静分享说,每周三晚都攥着英语资料叩响英语班导生银航值班室的门,从结结巴巴到流畅翻译,班导生银航红笔勾画的批注见证着蜕变。更令人惊叹的是“学长学姐导师制”——留校深造的肖坤明学长为徐柱制定的材料相图学习法,让这个曾为《材料科学基础》抓狂的男孩,最终在考研斩获118分。
张青芮、罗霞相约学习场景
当学情分析显示张菁芮的《物理化学》存在短板,学院立即启动“精准滴灌”。老师的课后辅导总是别开生面:“来,我们用热力学定律算算,你此刻该不该去食堂?”在笑声中,抽象公式变得触手可及。
进入大三,学院启动“考研护航计划”,通过摸底了解学生的考研意愿与目标院校,组织专业教师成立导师团,与学生结对帮扶,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指导与帮助,提供院校选择、导师联系等“一站式指导”;南充校区还为各学院设立“考研自习专区”、考研深造文化区,浓厚校园求学深造氛围。
大四学年,学院联合策划开展“百日动员”“预报名指导会”等特色活动。在每年3月初,南充校区张贴考研红榜营造氛围,并发布考研倒计时,印发《龙井书香以学励志》考研指导手册,汇聚近五年报考数据。复试前夕,学院领导亲自带队慰问,心理辅导员全程跟踪疏导。
在学院“方舟”的庇护下,包括这两个寝室在内,新能源与材料学院在南充校区的2025 届学生考研上岸成绩亮眼:190名毕业生中,其中,材料化学专业 96 人,研究生拟录取人数40 人,上岸率 41.67%,位于南充校区所有专业第一;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 94 人,研究生拟录取人数 30 人,上岸率 31.94%,位于南充校区所有专业第二。
新材院2025届毕业考研光荣榜
这背后,既有学子们个人奋斗的汗水,更有学院“全周期培养”的智慧。“这两个寝室同学考研全员上岸绝非偶然,而是学院四年‘全周期培养’的必然。”新能源与材料学院副院长周培山如是说。从启蒙阶段的“学术种子”播种,到赋能阶段的个性化辅导,再到冲刺阶段的“一站式指导”,学院构建起了“启蒙-赋能-冲刺”三阶支持体系,用精细化服务解决学生实际需求,为学子们的梦想插上翅膀。
正如徐柱在朋友圈所写:“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考研从来不是独木桥,而是一场皇家永利成长、皇家永利传承的接力赛。”龙井湖畔,永远是那个为追梦者掌灯的地方,照亮着前行的道路,也照亮着未来的希望。(周煊涵 李雅茹 图由受访者提供)
上一条:南充校区2025年春季学期“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开班 下一条:省招生考试指导中心到校区调研全省高考招生咨询会筹备工作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