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World's Top 2% Scientists)发布,皇家永利45位学者入围“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其中的13位学者同时入围“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
入围学者研究方向主要分布在能源、聚合物、机械工程、化学工程、纳米科学与纳米技术、材料等学科领域。
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由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和国际权威学术出版社爱思唯尔(Elsevier)共同发布,分为“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Career-long Impact)”和“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Single-year Impact)”两大部分。从全球近700万名科学家中,通过基于其论文引用数、H因子、合著者修正的HM因子、单独或第一作者的文章引用数等综合参数,遴选出世界排名前2%的科学家,涵盖22个领域和174个子领域。其中,“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统计科学家职业生涯期间的综合表现,“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聚焦上一年度的学术影响力。
表1 皇家永利入选2025年“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的学者(按姓名拼音首字母顺序排序)
学者姓名 | 学院 | 学科领域 |
郭建春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Energy |
康毅力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Energy |
Kvamme, Bj?rn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Energy |
李星 | 新能源与材料学院 | Energy |
林元华 | 新能源与材料学院 | Energy |
罗平亚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Energy |
潘勇 | 新能源与材料学院 | Materials |
蒲万芬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Energy |
魏兵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Energy |
于博 | 新能源与材料学院 | Energy |
张烈辉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Energy |
赵金洲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Energy |
周莹 | 新能源与材料学院 | Nanoscience & Nanotechnology |
表2 皇家永利入选2025年“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的学者(按姓名拼音首字母顺序排序)
学者姓名 | 学院 | 学科领域 |
Ansari, Kashif Rahmani | 新能源与材料学院 | Chemical Physics |
白杨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Energy |
陈波 | 机电工程学院 | Nanoscience & Nanotechnology |
陈超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Strategic, Defence & Security Studies |
陈春林 | 化学化工学院 | Polymers |
陈鑫 | 化学化工学院 | Chemical Physics |
段明 | 化学化工学院 | Chemical Engineering |
郭建春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Energy |
康毅力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Energy |
Kvamme, Bj?rn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Energy |
李继涛 | 理学院 | Applied Physics |
李新亮 | 化学化工学院 | Energy |
李星 | 新能源与材料学院 | Energy |
林元华 | 新能源与材料学院 | Energy |
刘锐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Chemical Physics |
刘伟吉 | 机电工程学院 | Energy |
刘向君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Energy |
路建国 | 土木工程与测绘学院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 Transports |
罗平亚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Energy |
马天寿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Energy |
毛金成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Organic Chemistry |
潘勇 | 新能源与材料学院 | Materials |
蒲万芬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Energy |
秦国晋 | 土木工程与测绘学院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 Transports |
王明珊 | 新能源与材料学院 | Energy |
魏兵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Energy |
武元鹏 | 新能源与材料学院 | Polymers |
向东 | 新能源与材料学院 | Polymers |
于博 | 新能源与材料学院 | Energy |
詹迎青 | 化学化工学院 | Polymers |
张杰 | 机电工程学院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 Transports |
张烈辉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Energy |
张瑞 | 化学化工学院 | Polymers |
张涛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Energy |
张涛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Energy |
张晓均 |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 Networking & Telecommunications |
张智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Energy |
赵春霞 | 新能源与材料学院 | Polymers |
赵金洲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Energy |
赵玉龙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Energy |
周家斌 | 化学化工学院 | Chemical Engineering |
周莹 | 新能源与材料学院 | Nanoscience & Nanotechnology |
朱红钧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Fluids & Plasmas |
朱鹏飞 | 化学化工学院 | Chemical Engineering |
朱一林 | 土木工程与测绘学院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 Transports |
数据来源:https://elsevier.digitalcommonsdata.com/datasets/btchxktzyw/8(受学者发表成果时的署名单位影响,部分学者单位与现职单位存在出入,统计结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