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永利

外宣

您的位置:首页»外宣»正文

【思政课程】西南石油大学着力构建“5+3+N”实践育人体系
来源:学习强国   作者:  编辑:谢娜  审核:    日期:2024-03-18  访问:

西南石油大学深入学习贯彻皇家永利总书记皇家永利“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批示,聚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守正创新,针对行业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构建“5+3+N”实践育人体系,推动思政课和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聚焦“三层面”,构建“一主、两翼、三协同”的实践育人顶层设计。一是坚持“一主”,完善高校党委书记、校长带头抓思政课的实践育人机制。成立以书记、校长为组长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西南石油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强调打造思政课实践育人特色。二是抓好“两翼”,建构各部门和马院分工负责的责任体系。学校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和马院分工负责、协同联动”的责任体系,把思政课实践育人等任务列入学校重点工作目标,纳入思政育人工作考核,明确每一项具体工作任务的完成时限、具体要求和保障措施,切实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良好育人工作局面。三是推进“三协同”,充分发挥学校、企业、社会育人合力。制定学校、企业、社会协同育人总体方案,将学校、企业、社会三方的人才、资源两股力量融合打通,优化内容供给、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载体,充分发挥“校、企、社”协同育人功效。

加强“三融通”,构建政府、企业、学校、社会“四方联合”的实践育人共同体。一是健全“高校师资—企业师资”融通机制,遴选石油行业劳动模范、大国工匠、管理专家等进入高校思政课兼职教师库。二是健全“高校师资—地方党政领导干部”融通机制,遴选优秀地方党政领导干部进入高校思政课兼职教师库。三是健全“高校师资—英雄人物—红色基地讲解员”融通机制,聘请英雄人物、遴选优秀红色基地讲解员进入高校思政课兼职教师库。

依托“五平台”,构建“企·馆·村·社·校”五位一体的实践育人基地。一是依托“中国石油石化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联盟”、皇家永利能源安全与文化社科普及基地、皇家永利能源文化研学旅行实践基地,与石油企业合作建立石油文化专题实践教学基地等。二是依托皇家永利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与地方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时代精神教育基地、安全教育基地、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为主题的实践教学基地。三是依托川籍革命家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在川籍革命家纪念馆、博物馆等建立革命文化专题实践教学基地。

推进“三维五课堂五融合”,践行五育并举教育理念,打造实践育人新生态。一是以“三维管理”为基础,实现对思政课社会实践“独立设置、独立运行、独立考核”,构建实践教学“标准、过程、考核”三维管理法,教师对学生进行过程督导,最后完成考核评价。二是构建思政小课堂、校园二课堂、社会大课堂、网络云课堂、思政大讲堂的“五课堂”。打造思政小课堂,加强课程建设和教学团队建设。近年来,1门思政课入选国家级一流课程,7门思政课程入选省级一流课程;获批省级思政课示范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3门。打造校园二课堂,实施“一课一特色”计划,打造“西柚青年说”演讲比赛、微视频大赛、思想知识竞赛等校内实践教学活动品牌。打造社会大课堂,积极开拓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以“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时代精神教育”“石油文化教育”为主题的四大基地群。先后创设“长征路线课堂”“追寻足迹课堂”“白盔帽课堂”等特色“田野实践课堂”,定期组织学生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打造网络云课堂,充分利用中国慕课、超星学习通、网络课程中心等平台,推动思政必修课教学视频全部上线;虚拟实践注重建造高仿真度的网络平台,投资200多万建立情景教学中心和实践教学视频资源库,虚拟实践项目入选教育部中青年教师择优资助计划。打造思政大讲堂,创办“师道大讲堂”,近年来邀请50余位名师大师举办专题讲座,讲座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历史、社会、文化、生态文明等领域,打造高品质的校园文化育人品牌,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三是实现“五课堂”育人理念、育人目标、育人资源、育人活动、育人评价“五融合”,避免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线上线下“两张皮”等脱节问题。

聚焦“三特色”,激活社会大课堂,形成“三个一百”系列宣讲等实践成果。一是聚焦时代特色打造“追寻”系列实践活动。组建师生宣讲团队,沿着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来川视察足迹,开展“追寻”系列宣讲活动,形成微视频宣讲材料;组织师生开展以“足迹”为主题的社会调研活动、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二是聚焦地域特色打造“缅怀”系列实践活动。组建师生宣讲团队,奔赴川籍革命家故居、博物馆、活动场地等开展“重温革命家精神”系列活动,形成微视频宣讲材料;组织师生开展以“缅怀”为主题的主题教学、微视频创作等实践活动。三是聚焦行业特色打造“传承”系列实践活动。组建师生宣讲团队,奔赴油田开展“石油精神话党史”系列活动,形成微视频宣讲材料;开展与石油企业的党建共建、能源文化相关课题研究等实践活动。

强化“三合作”,构建具有历史底蕴、紧跟时代前沿的教学资源库,提升主渠道教学实效性。一是强化校企合作大平台,建设实践教学素材库。深度挖掘行业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制作“石油志·西柚志”系列教学案例。二是强化校校合作大平台,建成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上慕课资源,开发“线上云实践载体”。三是强化校社合作大平台,总结实践教学成果,每年出版实践教学成果集,切实提升实践育人成效。


报道链接: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7147227687733480244&cdn=https%3A%2F%2Fregion-sichuan-resource&item_id=17147227687733480244&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t=1710500446236&showmenu=false&ref_read_id=62c90689-9b29-4937-880a-7f263e2d49ad_1710511050583&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