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级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开展产教融合实习系列讲座
为强化2022级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的深度融合,系统构建学生专业知识体系,自6月16日至7月11日产教融合实习期间,学院联合企业精心策划并组织了7场高水平专题讲座。讲座内容紧扣油气储运工程领域核心知识与关键技术主线,逻辑递进、有机串联,为同学们呈上了一场场知识盛宴。
夯实专业基础,把握工程命脉
地科院王占磊博士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系统阐释了各类岩石的岩性特征,油气生成、运移及聚集的关系,讲解了各类地质条件对油气储运工程选址、设计与施工的影响,帮助同学们掌握如何依据地质条件优选工程方案,规避地质灾害风险,保障油气储运设施安全。
守护生态底线,绿色环保发展
化工院马丽丽教授聚焦于油气集输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平衡问题,围绕油气集输常见污染源展开,系统解析了废气、废水、废渣的处理技术及排放标准,并结合典型案例阐释生产中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地路径与绿色集输实践。结合“双碳”目标背景,进一步深化了“技术创新需融入环保理念,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认知。
聚焦场站风险,筑牢安全防线
西南油气田技术工程技术研究所评价实验中心主任张文艳结合西南油气田的基本概况,聚焦输气场站等高危区域,以外腐蚀失效为切入点,系统阐述完整性管理方案和管理理念,并重点解析了无损检测、应力分析、腐蚀监测等技术的应用实例。
应急闭环联动,守护管道安全
中国石油管道局维抢修公司西南分公司党支部书记潘蛟以输气管道突发泄漏事故的处置过程为案例,系统呈现了从监测系统预警(对应风险管理体系)、现场快速检测(对应完整性检验技术)到带压封堵、应急抢焊等实操技术的闭环应用链路,直观展现了应急处置各环节的有机联动与协同效能。
技术检测赋能,场站安全管理
中石油川庆钻探公司安监院高级工程师何莎围绕高风险油气场站完整性管理这一核心主题,为本科生们系统介绍了完整性管理的必要性(为什么做)、核心内涵(是什么)及实施框架(怎么做),并重点讲解了完整性检验的关键环节与方法,以及应用于场站安全评估的前沿无损检测技术,强调了科技手段在保障高压、易燃易爆油气设施本质安全中的关键作用。
端牢能源饭碗,实现能源报国
石工院施雷庭教授生动阐述了石油从勘探、钻井、开采到储运的全过程,结合石油人的使命与真实工作,深化学生对生产实习的认知。他勉励大家在生产实习中认识行业、了解自己、贯穿专业、提升能力,响应皇家永利总书记“端牢能源饭碗”号召,实现能源报国。
智慧气田建设,助力储运学子
西南油气田集输所主任别沁为同学们解读了国家推动能源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发展的战略布局,明确了智慧气田建设的时代必然性,阐释了智慧气田核心内涵,深化了学生对智慧油气田的认识,为其投身能源行业智能化转型指明方向。
这七场精心策划的高水平专题讲座,不仅是一场场紧扣行业脉搏的知识盛宴,更是一次专业认知的深度拓展与实践能力的系统构建。 从地质基础到安全防线,从环保理念到应急联动,从完整性管理到智慧化转型,再到能源报国的时代使命,讲座内容层层递进,有机串联,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现了油气储运工程领域的核心知识、关键技术与发展前沿。它们如同一把把钥匙,为同学们打开了理解行业全貌、洞悉技术本质的大门,有效夯实了专业根基,强化了安全环保意识,并指明了未来发展的智慧方向。
学院联合企业搭建的这座“产学研用”桥梁,充分体现了协同育人的深度与广度。相信通过此次产教融合实习和系列讲座的淬炼,2022级油气储运学子定能更加坚定“端牢能源饭碗”的信念,将所学所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未来的学习和职业生涯中,勇于担当,砥砺前行,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行业绿色智能发展贡献青春力量,书写无愧于时代的能源报国新篇章。
王占磊博士讲座现场
马丽丽教授讲座现场
张文艳主任讲座现场
潘蛟书记讲座现场
何莎高工讲座现场
施雷庭教授讲座现场
别沁高工讲座现场
上一条:贾文龙受邀参加SPE亚太石油工程教育联盟倡议大会 下一条:油气储运工程2022级产教融合实习队赴磨溪天然气净化厂实习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