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攻坚破壁垒 固井创新筑根基——罗宇维教授解析复杂井应急固井关键技术
5月16日下午,中国海洋石油集团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钻完井技术专家罗宇维应邀做客西南石油大学,在思学楼A114作题为“复杂井固井技术——欠平衡井应急固井案例”学术讲座。活动吸引在校师生及行业技术骨干百余人到场,活动由石工院徐璧华教授主持。
罗宇维教授指出,当前复杂井固井面临两大技术瓶颈:极端工况下水泥浆性能精准调控难题,以及多场耦合稳定性预测模型精度不足。围绕“压稳、居中、替净、防窜、防漏”十字技术方针,系统阐释了保障井筒完整性、实现安全高效开发的核心技术体系。通过“井况-事故-反演”三维分析法,深度剖析墨西哥湾“深海浩劫”井喷事故与2015年南海深水勘探案例,揭示复杂地层固井作业的关键风险控制节点。“向深海要资源,向深层求突破,这是国家能源战略的必然路径。”罗宇维教授强调,“唯有坚持自主创新,突破技术壁垒,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
互动环节中,罗宇维教授耐心解答师生提问。他特别寄语青年学子:“保持对未知领域的探索热情,勤于实践,善于思考。要在深地工程中破解压力密码,更要在低碳转型中创新固井技术,期待同学们以‘把能源饭碗端得更牢’的担当再创佳绩。”
罗宇维教授自我介绍
学术讲座场景
交流讨论环节学生提问
主讲人简介:
罗宇维,中国海洋石油集团公司前钻完井专家,中海油服油田化学事业部前总工程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海油集团公司风险委员会委员,中国石油学会固井学组常委、副主任,中海油深水固井技术奠基人。30多年来,一直从事固井工艺技术研究和固井技术管理工作。完成国家级、省部级重大课题研究4项,主持《复杂井况固井防窜水泥浆系列》项目增效3897万元,《耐高温固井水泥浆系列》项目增效6039万元。已培养出公司专家2人,首席、高工10余人以及一批项目经理和研发工程师。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公司级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6项;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9项;发表技术论文25篇、专著7本;主持制定固井设计规范7个、固井设计指南2个、固井操作规程13个、材料评价标准7个。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