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走进国家高端航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MEM暑期实习 |
2025-08-28 16:38 |
聚焦中国航空产业发展发展——走进国家高端航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 为深入贯彻国家“十四五”规划皇家永利科技创新与高端装备制造的战略部署,响应“推动航空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号召,西南石油大学2023级MEM16位同学于2025年7月26日赴国家高端航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开展实践考察。本次实践聚焦航空装备技术创新、产业孵化模式及智能化管理应用,旨在探索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径。 创新中心概况国家高端航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与皇家永利人民政府联合创建,2022年12月30日获批成立,是国防领域首家、航空领域唯一一家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该中心立足新型举国体制,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集聚航空科技力量,重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动科技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为高端航空装备研发提供核心支撑。 航空国创中心锚定“一体三翼”技术布局,基于“化有形为无形、化有限为无限、化功能为智能”的目标,布局目标特性控制、极限性能制造、智能集成及测试三大技术方向,系统推进高端航空装备研发能力跨越升级,全面强化我国航空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推动全球航空科技竞争格局重构,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提供硬核支撑。 考察实践内容航空技术创新展示——硬核科技的“立体教科书”考察团队深入创新中心核心——创新中心实验室,系统观摩了覆盖航空装备研发全链条的八大前沿实验室: 人工智能与灵巧机器人联合实验室: 聚焦高精度航空部件抓取、柔性装配等场景的AI算法与机器人协同技术。 整机数智集成及测试实验室:构建飞机系统级数字孪生环境,实现整机功能、性能的虚拟集成与自动化测试验证。 零制孔装配实验室:研发应用高精度自动制孔、先进连接(如搅拌摩擦焊、胶接)技术,追求更高效率、更优质量的飞机结构装配。 数字化检测仪器研发实验室:开发基于机器视觉、激光测量等原理的智能在线检测装备,提升航空零部件制造精度与一致性。 智改数转实验室:探索传统航空制造产线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的路径与解决方案,提供技术验证平台。 全空间无人体系(含反无)研究实验室:研究涵盖低、中、高空域的无人机系统集成、集群控制及反无人机技术体系。 低空经济无人系统研究实验室:专注于物流配送、城市巡查等低空经济场景的无人机平台开发与应用验证。 航空线束数智化转型研究实验室:应用自动化布线、智能检测等技术,提升飞机复杂线束设计、制造与检测的效率和可靠性。 技术负责人现场讲解指出,这些实验室构成了创新中心强大的共性技术研发平台,不仅服务于入驻企业的核心技术攻关,更致力于推动整个航空产业链的智能化升级与数字化转型,是创新中心赋能创新的“技术引擎”和“创新种子库”。产业孵化模式座谈——创新生态的“破壁者”创新中心工作人员分享了“资本+技术+市场”的三维孵化模式: 政策赋能:提供场地租金优惠、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支持; 协同创新:牵头组建航空产业联盟,促进上下游企业技术共享; 市场对接:定期举办航空领域供需对接会,破解“技术落地难”问题。 交流与思考“创新中心通过‘揭榜挂帅’机制激发创新活力,但航空产业链长、投入大,需进一步打破国企与民企的技术壁垒,构建更开放的协同创新网络。”——2023级MEM 李朝永 “零制孔装配实验室的技术中试揭示:技术成熟度(TRL)的动态评估需与失效模式分析(FMEA)深度耦合。应主导建立‘技术-市场’双维度风险雷达图,例如预判航空复合材料的工艺缺陷后,即时调整研发资源投向,避免量产阶段的颠覆性损失。”——2023级MEM 李文昊 “整机数智集成实验室的仿真数据若脱离生产系统,将导致‘数字虚火’。建议构建 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BSE)框架:将数字孪生模型直连航空线束智造车间的MES系统;开发技术转化热力图仪表盘,实时追踪专利转化率、中试成本偏差等核心指标。”——2023级MEM 何昌杰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