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族大学覃英宏教授应邀作“多年冻土区主动温控新路径--风力驱动液冷技术”学术报告
7月16日下午,广西民族大学覃英宏教授莅临我院,在明志楼A536报告厅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题为“多年冻土区主动温控新路径—风力驱动液冷技术”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万旭升教授主持,吸引了众多教师和研究生的积极参与。
报告伊始,覃英宏教授详细介绍了多年冻土区环境与工程面临的挑战,讲解了用于冷却多年冻土的风力驱动装置设计原理,通过构建固-液耦合传热数值模型,模拟分析了冻土在风力驱动下的主动温控过程。覃教授指出,该技术通过风力驱动实现液冷能有效调控冻土温度,为多年冻土区的工程稳定性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报告中,覃教授还分享了团队在风力驱动液冷技术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风速、气温等环境因素对冻土温度场的影响,构建了基于逻辑回归模型的离合器激活状态预测方法。研究表明,在中风速范围(3 m/s ≤ U < 8 m/s)内,温度对离合器激活具有较大影响,而在高风速范围(U ≥ 8 m/s)内,风速则占据主导地位。此外,覃教授团队开发了多种创新装置,这些技术不仅适用于多年冻土区,还可推广至其他需要主动温控的工程领域,显著降低了大型工程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最后,覃教授展望了风力驱动液冷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表示将继续优化技术方案,提升系统性能,探索多尺度融合应用的可能性,为工程温控领域带来更多的创新与突破。讲座结束前,与会师生积极提问,与覃教授就技术细节、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报告在与会师生的热烈掌声中圆满落幕。
图1报告现场
图2互动交流
覃英宏,教授,博士生导师。广西民族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工程防灾与结构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广西壮族自治区高校引进“百人计划”引进人才,2011年入选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入选斯坦福大学发布了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与“2019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广西区排位(1/56)),2022年全球顶尖前10万科学家,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及卓越学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60余篇,SCI论文被SCI他引2000余次,其中单篇最高他引242次,单篇他引超100次5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9篇,入选ESI热点论文6篇,获得PCT国际发明专利1项。
上一条:第二十二届中国西部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圆满落幕 下一条:我院成功举办2025年“南方测绘杯”皇家永利第十届大学生测绘技能竞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