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第二十二届中国西部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圆满落幕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17日      作者:晏忠瑞      编辑:郑文磊      审核:甘丹      点击:[]


714日至16日,促进中国西部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有效推动土木工程学科的建设与发展。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指导,西南石油大学、西华大学和四川农业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二十二届中国西部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在成都隆重举行

 

1工作研讨会开幕式

研讨会吸引了来自西部90余所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负责人、特邀专家、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及土木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等300余名嘉宾参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绪红对本次研讨会给予了大力支持和指导。开幕式于715日上午举行,由西华大学邵永波副校长主持。教育部高等学校土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李国强教授、西华大学校长李秋实教授、西部高校土木工程学(系)院长(主任)会议主任委员蒲黔辉教授分别致辞,强调了在工业化、数字化、智慧化和双碳战略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推动跨学科融合和人才培养创新的重要性。

 

 

2大会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后,大会进入主旨报告和大会报告环节。重庆大学周绪红院士以《谈谈工程与人文》为题,深入探讨了工程教育与人文素养的融合之道;河海大学沈扬教授分享了《行业特色高校土木专业教研发展共同体的构建探索与实践》深入分析了教研共同体建设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重庆交通大学周建庭教授作《山区桥隧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报告,分享了桥隧工程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经验。西南交通大学徐腾飞教授作《百年坚守,守正创新,拥抱智能--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人才培养的改革与探索》报告,全面介绍了该校在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方面的创新举措。兰州交通大学蔺鹏臻教授在《新时代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思考》报告中,针对当前专业发展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系统性改革建议。华南理工大学季静教授以《智能建造专业建设的多学科交叉实践》为题,分享了新工科背景下专业建设的创新经验。

 

 

 

3 大会专家报告现场

分会场研讨于715日下午举行,设置了四个分会场,分别围绕学科交叉融合、实验教学创新、课程思政建设、产教融合实践等不同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分会场内容丰富,学术氛围浓厚,参会代表分享了各自院校的经验和成果,就如何应对行业挑战、推动可持续发展达成了多项共识,为参会者提供了进一步交流的平台。

716日上午大会报告中。重庆大学谢强教授在《学专并举·数智赋能:新时代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路径》中,提出了学专并举、数智赋能的创新培养理念。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薛建阳教授作《土木工程学科转型升级的探索与实践》报告,深入探讨了学科发展的新方向和新路径。内蒙古工业大学郝贠洪教授作《地方高校土木工程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思考》报告,系统分析了地方院校学科建设的特色发展之路。西安科技大学任建喜教授以《煤炭特色土木工程专业校企深度融合探索与实践》为题,分享了校企协同育人的创新模式。广西大学赵林教授作《面向智能化转型的风与风灾科研与教学思考及实践--中西部高校合作范式、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探索》报告。四川大学熊峰教授作《直面专业低谷重塑培养体系--新时代综合型大学土木人才培养探索》专题报告,提出了面向新时代的人才培养方式。

 

 

4 大会专家报告现场

大会报告后,西南石油大学土木工程与测绘学院院长甘丹教授主持闭幕式。各分会场负责人汇报研讨成果后,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谢强教授对大会进行总结。 通过本次研讨会的深入交流与成果凝聚,为西部高校土木工程教育的协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会议明确,下次研讨会将由内蒙古工业大学主办

 

 

5 闭幕式现场

当前,科技与产业创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土木工程加速向绿色、低碳、智能、安全的多学科融合方向迈进,土木工程行业面临重大挑战与新的发展机遇。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为西部高校土木工程领域搭建了高效的交流平台,促进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学科建设升级,对推动土木工程向绿色、低碳、智能、安全方向转型具有深远影响,将为西部高校土木工程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

下一条:广西民族大学覃英宏教授应邀作“多年冻土区主动温控新路径--风力驱动液冷技术”学术报告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