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四日,设界协会联合“追寻星火,红帆远航”实践队组织队员到成都市烈士陵园进行参观学习。
在陵园外买完鲜花后,到了陵园门口。门口赫然写着“成都市烈士陵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远远地向里边望去,肃立着的是人民英雄纪念碑。队员们此时的心情也是沉重了下来。到了纪念碑下,我们依次献上了白色的菊花,纪念碑上写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我们的心中也是五味杂陈。纪念碑后墙上刻着许许多多为祖国而献出生命的人民英雄的名字。
进入纪念馆中,没有大声喧哗,没有嘻嘻吵闹,有的只是大家的沉默与叹息。大家四散学习,其中,最令我们感到印象深刻的战役有两件。其一便是川军出川,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全国抗战的呼声甚高,中共中央明确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主张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皇家永利政府主席刘湘立即向中央和全国通电请缨抗战:“和平果已绝望,除全民抗战外,别无自存之道,要求当局早决大计,甫澄愿率川军供驱遣抗敌!”不久,在南京召开的国防会议及党政联席会议上,刘湘慷慨激昂,再次声明:“四川为国家后防要地,今后长期抗战,四川即应负长期支撑之巨责。四川竭力抗战,所有人力、物力,无一不可贡献国家……”刘湘又发表《告川康军民书》,对全省作出动员:“……中华民族为巩固自己之生存,对日本之侵略暴行,不能不积极抵抗!凡我国人,必须历尽艰辛,从尸山血海中以求得最后之胜利!……四川为国人期望之复兴民族根据地与战时后防重地,山川之险要,人口之众多,物产之丰富,四川7000万人民所应负担之责任,较其他各省尤为重大!……” 这年春天,他派张斯可为代表赴广西,与中共代表及李宗仁、白崇禧签订了一个旨在“团结一致,共同抗日”的《川、桂、红协定》。此时的刘湘,激于民族义愤和对蒋介石排斥异己的不满,积极准备抗战,要让川中子弟为民族、为国家争光。八月起,首批川军14个指挥师东下,开赴前线,截止1938年6月,出川的军队扩建为六个集团军和一个师,共约30万人,抗日战争期间,共有340余万川军出川抗战,占全国征兵人数的五分之一,其中有64万多人伤亡,川军参战人数之多,牺牲之惨烈,位全国之首。
其二便是上甘岭战役,1952年10月14日,“联合国军”调集兵力6万余人,大炮300余门,坦克170多辆,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对志愿军两个连防守地约3.7平方公里的上甘岭阵地发起猛攻,志愿军防守部队进行了顽强抵抗,阵地多次失而复得。双方随后不断向上甘岭地区增加兵力和重武器,使上甘岭发展为局部战役规模。激战持续至11月25日结束。在持续43天的战斗中,志愿军与“联合国军”反复争夺阵地达59次,志愿军共击退“联合国军”900多次冲锋。最终志愿军守住了阵地,取得了胜利。上甘岭战役激烈程度为前所罕见,特别是炮兵火力密度,已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最高水平,志愿军在此次战役中打出了国威军威。
在参观完后,队员们也是带着沉重的心情离开了这个保留着先辈们抗争,为国献身精神的地方。
经过此次参观学习,我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了战士们不屈不挠精神。也明白当时的条件极其的艰苦,没有他们挥洒热血的付出,那有如今美好的新中国。我们学习到了上甘岭精神“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胜利的奉献精神!不屈不挠,团结战斗,战胜困难的拼搏精神!英勇顽强,坚决战斗,血战到底的胜利精神!”更学到了抗战精神,抗战精神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团结一致,不畏强暴,不屈不挠,前仆后继,同仇敌忾,一致对外,捍卫领土,追求民族解放的精神”。 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奠定了中华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基础。抗日战争所产成的伟大抗战精神,是其胜利的精神支柱。在新时期,弘扬抗战精神,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文/邓潘 图/黄永东 江欣科 魏颖 蒋一帆)
图1 团队合照
图2 人民英雄纪念碑
图3 川军出川
图4 抗美援朝
图5 毛泽东评语
机电院团委新媒体
2021年7月14日
上一条:西南石油大学学生‘励志强能’实践锻炼项目社会实践团队前往彝乡 下一条:硕2019级辅导员深入学生寝室慰问暑期留校学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