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永利

学工新闻

西南石油大学学生‘励志强能’实践锻炼项目社会实践团队前往彝乡

2021年07月20日 18:30 作者:图/李嘉雯 文/刘益君  编辑:龚清能  审核人:  点击:[]

彝族是全国人数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也是中国西南地区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彝族文化颇具特色,历史久远,内涵丰富而精深,在国内外有很大的知名度。其中,凉山彝族千百年来在这片富有古老文化、神奇传说、迷人的自然景观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传承和保留着中国彝族最古朴、最浓郁、最独特的文化传统,创造了具有凉山自然封闭形态的包括天文、星相、历法在内的独特而优秀的民族文化。故而凉山彝族作为中国彝族中有鲜明地域文化特征的彝族重要支系而倍受国内外的瞩目。西南石油大学学生‘励志强能’实践锻炼项目社会实践团队前往大凉山地区,走访调研。


励志强能团队前往四季吉村


励志强能团队711前往四季吉村,新村依山而建,依山而居。木钵盛菜、"马什子"喝汤、竹竿喝酒、篝火旁的"达体舞"等传统彝族文化充满着村庄的每个角落。村庄的自然风光,特色的彝族建筑,美味的彝族饮食以及热情好客的彝族人民均给前往的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团队成员与村干部进行交流


不长树的山不算山,不会绣花的女子不算彝家女。彝族女孩子自幼学习刺绣,从简单的花边、单一的绣片开始学起,慢慢学习绣制手帕、鞋垫,再到头巾、围腰,一直学到绣制节日盛装、婚嫁礼服。闲暇时间,彝家女子就会三五成群地围坐在一起,一边谈笑风生,一边飞针走线,凭着简单的花针和灵巧的双手,将自己对美好爱情和幸福生活的向往一针一线地绣进绚丽多彩、姿态万千的图案里,纺织出一个个梦幻般的世界。


彝绣绣品展示


在走访村庄过程中,有一位70多岁的绣娘引起了我们的兴趣。 我从10多岁就开始学习刺绣,我们彝族刺绣很漂亮,不能忘了这种传统文化,要把它传承下去。我现在会在村里教别人刺绣,很高兴有许多小孩子对彝绣感兴趣,只要有人肯学,我都很乐意去教他们。面对我们的到来,她热情的向我们展示了刺绣艺术的博大精深。她把家里的刺绣服装全拿出来,并向志愿者们仔细的介绍每一样作品:这些作品都是我们纯手工、一针一线的做出来的,也有着许多的象征意义


绣娘展示绣品


团队成员与村干部进行交流


通过整整几天的走访与交流,实践团成员对彝族绣品类别和层次有了大致了解,对该地的绣品价格和绣娘收入有了深入认识。同时,对凉山的彝绣产业与文化有了更微观的体验。对后续产品研发及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奠定了基础。


上一条:机电院组队参加第七届中原(濮阳)能源装备及技术服务展览会 下一条:设界协会利用假期铭记历史,缅怀革命先烈

关闭